
香港市面上的保险产品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如果将香港保险产品以“保障类型”来分,可以分成五大类。下文会逐一展开每一类产品的“保障范畴”、“特性”、以及“此类产品在香港投保的优势”。内地的医疗险,投保时一定要看清楚条款解释,是否有写“保证终身续保”,有些条款写了“保证3年续保”等字样,要明白投保3年后,依据条款可能无法续保。香港的医疗产品,只要你在保障的地区范围内就医,就可以得到相应的保障。例如,保障地区可以有“全球含美国”、“全球不含美国”、“亚洲太平洋”等多重地理范围选择。内地大部分医疗险规定了必须是“内地三甲或二甲医院”才能进行报销,这也间接限制了病人通过保险转移境外医疗成本的可能性。香港的医疗,没有“进口药与非进口药”之说,所有的药物只要是于合法经营之药房或香港医务委员会的注册医生的诊所内购买注册医生于治疗疾病或受伤时之处方药物,以及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名单内的标靶治疗和癌症药物,都可进行报销。内地药品,分为进口药物与非进口药物,投保医疗险时需要分清楚,条款是否包括所有进口药物与非进口药物,当然,对于不能报销“境外医疗费用”的情况下,即便是FDA已批准上市的新药,如果在境内没有进行国家药监局登记,是不能进行报销的。④包含特需病房、国际部、ICU重症监护室、VIP病房等医保不报销的房型内地的医疗险,要看清楚条款,一般情况下,都规定了ICU重症监护病房费属于不保范围。有些产品包括了VIP病房,但ICU仍然不属于保障范围。相比香港医疗产品的保障范围,香港的重疾产品是“全球保障”的。因为触发理赔的要求是“合法医院/注册专科医生的诊断书”,所以如果受保人常住境外,只需要当地的注册专科医生出具诊断报告,就符合理赔要求之一。内地大部分重疾险规定必须是“内地三甲或二甲医院”才能进行报销,这对于长期生活在境外地区(含港澳台)的人来说,基本是不可能符合理赔要求的。内地由于人均寿命较香港短,中国内地平均寿命75岁;香港平均寿命男性82岁、女性88岁,因此重疾产品的保费要比香港贵。内地重疾保额一般情况下:40岁以下,重疾保额超过50万或寿险超过80万均需体检。香港的重疾产品,前10或15年有保额50%(55%)或75%不等的额外赠送,也就是说,当在前10年或15年内不幸出险,可以至少赔付1.5(1.55)或1.75倍的投保额。从第5年开始起,保额还会用“分红”的形式递增。这样的好处在于,重疾险的出险,多数情况下都在“遥远的未来”,通过保额长线分红,抵消通胀蚕食“不变的保额”,抵御“医疗通胀”。如果短期内出险,更有额外保额部分提供最大的保障杠杆。如果是内地的重疾,99.9%的产品没有“保额分红”这块,100万人民币的重疾产品,投保年龄30岁,等到50-60岁时,仍然是100万人民币,算上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通胀,这100万人民币到那个时候是否还有意义?如果是以“新生儿”为例,那漫长的50-60年,100万人民币又会等于多少?现金价值也就是退保价值。由于香港的重疾险,大部分为带“财富增值”功能,因此,适当的时间退保,也相等于一笔财富。一般情况下:保单25年左右退保,现金价值基本超过已缴交总保费,也就是“回本”;而内地的储蓄型重疾产品,退保收益高的产品,一般是40年左右,回本(等于总保费),有些甚至在受保人接近100岁时,退保仍没有回本(即退保价值在数字上仍未超过总保费)。香港的重疾险,出于人道主义精神,都会免费赠送一条保障:人寿保障(等同于一份人寿产品)。意思是,如果没有因为“重疾出险”,而因为“人寿出险”了,也就是“直接身故”了,同样可以获得与“重疾出险”相同的赔付金额。(人都没了,对于保单来说,最差的情况出现了,更应该赔。)内地的重疾险,80%都不包括“人寿保障”,而反而通过一份“人寿附加险”的形式,附加在重疾主险上。也就意味着,客户要多花钱,以及如果没有附加人寿保障,这张保单只赔偿重疾情况。(没有重疾而直接身故的情况下,此类保单无法赔偿。)与香港重疾产品一样,都是“全球保障”的。理赔时只需要出具“所在地警局或派出所开出的死亡证”,即可作为理赔的条件之一。即便受保人常住境外,一样可以理赔。内地人寿险与重疾险相类似,同样规定了必须是“由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医疗机构、公安部门或其他相关机构出具的被保险人的死亡证明”,这对于长期生活在境外地区(含港澳台)的人来说,同样基本不可能符合理赔要求的。如果是内地的人寿保险,递增幅度远没有香港高,以内地友邦的某款人寿险为例,保单第41年,保额为投保额的2倍;保单第58年,保额为投保额的3倍,那么,内地的人寿产品保额递增对货币通胀的抵消作用,远不如香港人寿产品强。现金价值也就是退保价值。由于香港的储蓄型人寿险,“财富增值”功能不俗。一般情况下:保单14-15年左右退保,现金价值基本超过已缴交总保费,也就是“回本”;而内地的储蓄型人寿产品,以友邦中国的某款人寿险为例,一般是24年左右,回本;保单35年退保,现金价值等于1.73倍总保费;保单45年退保,现金价值等于2.62倍总保费。香港的人寿保险,只有一种情况下不赔——保单生效后第一年内自杀。其他任何原因引起的,只要结果是“身故”,保险公司都赔。其中,包括了因为“艾滋病、酒驾而导致的身故”。内地的人寿险,规定了,“保单生效后两年内的自杀不赔”,以及“艾滋病、酒驾导致的身故不赔”。- “断手断脚瞎眼睛等大伤残”及“断一节手指等小伤残”;
香港的保险产品,对“意外”这个功能引致的损失,可以通过其他产品承担。比如,“医疗险”包括了意外引起的门诊或住院、“重疾险”包括了意外引起的“手肘或脚踝以上的伤残”、“人寿险”包括了意外引起的“身故”。反而,内地不是所有的“医疗险”、“重疾险”、和“人寿险”都保障“意外引起”的赔偿。这一点,投保内地产品的客户,眼睛一定要擦亮,熟读条款。- 中长线储蓄产品,一般用于“教育金”或“养老金”的用途;
这里拿一套咨询较多的美金储蓄方案举例:孩子出生时,年缴5万美金,缴费五年,总缴保费25万美金。提取计划:
18岁-21岁,每年提取10万美金作为教育金,四年总共提取40万美金,此时账户中还有35万美金;30岁时,一次性提取15万美金,作为婚嫁金或创业金补充,提取完毕后,账户中还有约27万美金;60-85岁时,每年提取17.5万美金作为养老金补充,25年总共提取约438万美金,此时账户中还有约187万美金,可选择一次性退保,也可以继续滚存至100岁,或者传承给下一代。18-21岁、30岁、60-85岁三阶段,一共提取10×4+15+17.5×25=493万美金,假设客户85岁选择退保,总共提取493万+187万=680万美金(相当于总交保费的27倍)- 小朋友20岁时,保单价值为63万美金,(是总保费的2.5倍);
- 小朋友30岁时,保单价值为121万美金, (是总保费的4.9倍);
- 小朋友65岁时,保单价值为1500万美金, (是总保费的60.1倍);
- 小朋友85岁时,保单价值为6798万美金, (是总保费的272倍);
- 小朋友100岁时,保单价值为2个亿美金, (是总保费的817倍);
这份储蓄拿钱方案很弹性,分红领取的时间和金额可自己定,任何年龄提取和退单拿退休金也可以,越晚提取利息滚存越大。可以为中长线的财务需求,如“教育金”、及“养老金”做准备。
细数完以上“五大类”保险产品后,再来给大家“五条保险产品配置的原则”:5、在做完“A医疗B重疾C人寿D意外”四类保障后,有余钱的客户,可以考虑进行“E储蓄分红”保障。毕竟,“保险姓保”,“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温暖”。
![[副本]港保保人物介绍1.jpg](//mo.faisys.com/image/loading/transparent.png)